铁血英雄陈树湘PPT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1934年12月12日),原名陈祥,字建业,号树湘。湖南长沙县人。早年从业于皮革制造,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后加入中国共...
陈树湘(1905年1月30日—1934年12月12日),原名陈祥,字建业,号树湘。湖南长沙县人。早年从业于皮革制造,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陈树湘担任红三十四师师长。在惨烈的湘江之战中,为中央红军殿后,负伤被俘,遭敌人杀害。人物生平陈树湘自幼丧父,家境贫寒,稍大帮人打工维持生计。在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声中,长沙街头巷尾经常贴出“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纸写标语。陈树湘觉得说出了自己多年以来的心声,于是积极报名参加了北伐战争,到长沙北门外的纱厂做工。纱厂的工作台狭长矮小,每个工人面前只有一盏灯。灯光昏暗,照着人们低垂的头和伸出的双手。陈树湘身穿破旧棉袄,头戴烂毡帽,在第一道工序——理线间工作。这里的工人大部分是女工,男工只有几个人。他边做工边和工人们聊天。大家谈起自己的苦难时都哭了。这些工人的苦难深深地刺痛了陈树湘的心。北伐战争开始后,陈树湘加入了工人纠察队,不久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组织工人们破坏敌人的后方,打击反动势力,还把查抄来的劣绅的财物分给穷人。斗争实践让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意识到人民的力量所在。1927年长沙“马日事变”发生后,陈树湘率领这支工人纠察队与农民武装汇合在一起,参加围攻长沙的斗争。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工农武装被围困在妙高镇上,与敌人对峙起来。敌人从四面包围过来,又占据了制高点,形势对陈树湘他们非常不利。为了打破敌人的围困,他率领队伍转移到望城区铜官镇伍家冲、茶园子一带休整待命。一天晚上,陈树湘正在开会时被敌人抓获关进长沙陆军监狱。在狱中,敌人对陈树湘严刑拷打,逼他交出在妙高镇埋藏的枪支弹药。陈树湘咬紧牙关一个字也没有吐露。敌人见什么都不怕的硬骨头不好对付,决定将他押往长沙南郊的识字岭执行死刑。陈树湘痛恨这个残杀共产党员的刑场,更憎恨那些杀害无辜百姓的行刑刽子手。当车经过东长街时,他愤怒地大声疾呼:“打倒新军阀蒋介石!”、“工农兵联合起来!”口号声震撼着整个长沙城。壮烈牺牲1934年11月下旬,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后进入湖南境内。蒋介石急调三十六个团对红军进行堵截合围。当时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三十四师在全军殿后负责阻击尾追之敌以保证主力顺利过境的任务。陈树湘率领全师指战员日夜兼程急行军到达道县、蚣坝、水口间地区构筑工事进行防御作战。当时红军处境十分险恶:前面有数倍于红军的敌军堵截;后面有尾追之敌;左边有粤军陈济棠部压顶;右边有桂军白崇禧部夹击;中间还有何键的“铲共义勇队”进行游击骚扰。在这种危险情况下,陈树湘率领三十四师担当全军后卫进行了顽强抗击敌人的战斗。1934年12月1日中午时分,红军各部在道县的蚣坝地区集结完毕准备过江突围。这时尾追之敌范德军部也到了蚣坝准备过潇水截击红军。当时三十四师建制不健全(缺一五一团和一五二团),且又孤悬敌后处境十分险恶;加之连日作战和饥寒疲劳之极(当时下着倾盆大雨),以陈树湘为首的三十四师官兵毫无怨言顾及个人安危而以大局为重准备过潇水掩护红军主力突围转移(实际上只在岸边构筑工事虚晃一枪)。当时陈树湘考虑到全师官兵连日征战疲惫不堪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