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伯格道德理论PPT
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美国心理学家,发展了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道德理论。他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第一水平:前习俗...
柯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美国心理学家,发展了以认知发展理论为基础的道德理论。他把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阶段一:惩罚和服从的定向这是最低水平,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规范的理解尚处于表面阶段,他们关注的是表面的“行为—结果”,而不懂得行为背后的道德规范。他们认为,对于“偷了东西”的人应该予以“惩罚”,因为“惩罚”是他们所理解的对于不良行为的反应。阶段二: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理解到行为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并非绝对的,而是可以因个人或情境因素而变化。他们可能理解到,在某些情况下,“偷窃”行为是被允许的,或者至少可以被原谅。他们可能认为,“在极端的情况下偷窃是可以被接受的”。第二水平:习俗水平阶段三:人际和谐和协调的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人的需要和想法,并尝试在决定自己的行为时考虑到这些因素。他们开始理解到,社会规范是因情境而定的,并且需要被多数人接受。他们可能会认为,“偷窃是不对的,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错误的”。阶段四:尊重和维护权威的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更加尊重和维护既定的社会规范和权威。他们可能理解到,“尽管大多数人都认为偷窃是不对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违反法律”。第三水平:后习俗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的定向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理解到社会规范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可以被协商和改变的。他们可能理解到,“尽管法律通常不允许偷窃,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这可能是必要的”。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的定向这是最高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开始理解到,存在一些超越特定社会或文化的、普遍的伦理原则,例如“尊重他人”或“不伤害他人”。他们可能理解到,“尽管法律可能允许在某些情况下偷窃,但是这并不符合普遍的伦理原则”。柯尔伯格认为,人们通常会按照他们的道德判断所处的阶段来做出决定。然而,他也指出,人们的道德判断可能会停滞在任何一个阶段,而且可能会在向后习俗方向发展时出现倒退。此外,他还强调了教育和经验在道德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个体之间的差异可能会影响他们的道德发展路径。柯尔伯格的理论应用柯尔伯格的理论在教育、法律、心理咨询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他的理论被用于设计和实施道德教育课程,以帮助儿童和青少年理解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在法律领域,他的理论被用于解释和理解法庭判决中涉及道德判断的案件。在心理咨询领域,他的理论被用于帮助个人和团体理解和解决他们的道德冲突。此外,柯尔伯格的理论也激发了大量关于道德发展和教育的研究,形成了许多关于道德发展的观点、理论和实践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