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碧螺春PPT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其制作工艺精湛,口感独特,...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今苏州吴中区)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其制作工艺精湛,口感独特,深受茶友喜爱。碧螺春的制作工艺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包括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四个主要步骤。1. 杀青在平锅内或斜锅内进行,当锅温达到190~200°C时,投入约500克茶叶。以抖为主,双手翻炒,使茶叶捞净、抖散、杀匀、杀透,无红梗无红叶、无烟焦叶。这个过程历时3~5分钟,旨在快速提升茶叶的香味和浓度。2. 揉捻锅温降至70~75°C,采用抖、炒、揉三种手法交替进行。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水分的减少,条索逐渐形成。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以防茶叶溢出或产生烟焦味。当茶叶干度达到六、七成干时,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约10分钟。3. 搓团显毫这是形成碧螺春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步骤。历时12~15分钟。4. 炒青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碧螺春的口感与品质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味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碧螺春茶口感醇厚,有一种甘甜、清凉、味醇的感觉,有回味。而其他碧螺春喝到口中有涩、凉、苦、淡的感觉,无回味,还有青叶味。碧螺春的外形条索纤细如蜂腿,卷曲成螺,茸毫满披但不很浓,银绿相间。碧螺春茶分为五级: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碧螺春的冲泡与品饮品饮碧螺春时,宜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80℃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碧螺春的文化背景碧螺春历史悠久,已有1000多年。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碧螺春产于太湖之滨,茶树与枇杷、桔子、杨梅等果树交错相间,枝叶相连,根脉相通。从果树枝叶中透过来的稀疏的阳光,浸透着花果之香,形成了碧螺春独特的品质。总结碧螺春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艺、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茶友们的喜爱。品尝碧螺春,不仅能品味到其甘甜、清凉、味醇的口感,还能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