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科普PPT
中秋节简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根据中国历法,农历八月份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
中秋节简介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根据中国历法,农历八月份在秋季中间,为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称为“中秋节”。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才调至夏历(农历)八月十五。在中国,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四大传统节日。2021年5月25日,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秋节的起源关于中秋节的起源,说法有很多。其中比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就已开始祭月、拜月了,后来逐渐传到民间。另一种说法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八月中秋时,农作物基本都成熟了,农民为了庆祝丰收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还有一种说法是隋末大业十三年八月十五日,唐军裴寂成功发明了月饼作为军粮,成功解决了军中粮食不够的问题,人们便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以此作纪念。历史上,“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习俗在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烧香、燃灯、观潮、猜谜、赏兔儿爷、拜月等。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赏月和吃月饼。赏月赏月的习俗历史悠久。《礼记》中就有记载:“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都要算在一起,在外的人也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同时,在敬月亮的时候要连同月光一起敬给祖宗先辈。吃月饼月饼是一种象征团圆的食物,在中秋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准备月饼。《洛中记闻》记载:“唐玄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大宴群臣……时制饼面为莲杏者号‘荷叶饼’,为麦心者号‘麦门冬’,为芙蓉者号‘芙蓉糕’,颁赐群臣。”这就说明了在唐代的时候月饼就已经成为中秋节的重要食物之一了。到了宋代的时候正式有了“月饼”这个名称。宋代人把月饼作为祭品当中一种主要的供品。《新燕觉夏斋》中就有“八月连宵供玩月,饼师赛罢喜相逢”的句子。月饼在民间还有许多别称:形如圆月的“圆饼”;以嫦娥奔月为名的“玉兔”、“小饼”、“花糕”等。《武林旧事·八月一日》中就有记载:“月饼……以白糖、豆沙、上签洒芝麻碾软香稻为饼。”到了明朝的时候才正式把“月饼”这个名字确定下来。除了以上两种习俗以外,中秋节还有许多其他的习俗:比如赏桂花、烧香、燃灯、观潮等等。赏桂花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中秋夜会赏桂花。桂花的花期大多在秋季的九月至十月上旬之间。桂花分为很多种类:金桂、银桂、丹桂和四季桂等等。古人认为桂花的香气能辟邪气和邪晦之气,因此便有了在中秋节赏桂花的习俗。《陆川县志》记载:“八月中以花饼置案前,以酒杯供养之。”赏桂花的同时也寄托着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烧香烧香也是中秋节的一种习俗之一。在《燕京岁时记》中就有记载:“京师谓八月为‘燕丹节’,此时月饼无甚特敬。更兼秋天气爽风凉月朗,无论大家小户多有玩月之辞戏……至十三日祭罢神(即供品)而圆人则夜起……至于拜坛则分金银之色而祭之……今岁燕都之士于十三夕间并有祭斗之事。”这就可以看出在明清时期的时候北京人就已经开始烧香了。除了祭祀月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