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PPT
概述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
概述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作战方式。地道战战法从晋察冀边区保定清苑的冉庄开始经过不断的发展,从单一的躲藏成为了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逐渐形成了房连房、形成了内外联防,互相配合,打击敌人。地道战使原本无坚可守的冀中平原成为中国军民打击日本侵略军的重要作战区域。历史背景地道战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冀中平原上抗日军民坚持平原游击战的一种重要形式。华北平原日军占领区,日军施行“三光政策”,制造无人区,中国人民抗日武装和村民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抗日斗争。战术特点地道战战术的特点:一是因地制宜,在房山高家口村,街道很多,军分区司令部司令员和村党支部书记等领导研究决定利用房于房、房上房、房下房和地下地道相通,这就成了进可攻退可守的战斗常地道口隐藏在灶台、水井、墙角等处。二是因敌施计,灵活变换出击时机。三是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民兵钻进地道后,如果敌人没有发现洞口,民兵就埋伏于洞内以逸待劳,当敌人进入地道的时采取突然伏击的办法将其消灭;四是长期坚持、大量歼敌。高家口村一次战斗消灭敌人20多人,民兵还把重伤未死的敌人扔进井里喂污水淹死。典型实例冉庄地道战:1937年10月,日军调集两千余人向冉庄发起围攻。冉庄民兵再自家水井内上吊杆式破坏武器将日军诱入村中,用独留地道入口的狡猾手段将其全部歼灭;为方便对游击队员进行军事和政治教育,当地民兵还把不便携带的枪支埋入地下,现只露出枪管以便随时取用;为迷惑敌人,民兵们还在交通要道上修起伪装的地道口和炮楼;而更为复杂的防备工程则是在离村较远的外环道内部,每个进出口都设多个机关配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