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PPT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宋·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
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宋·萨都剌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全文朗诵[此处插入《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的朗诵音频]逐句翻译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翻译:我登上石头城,俯瞰天低低的吴楚两地,一片空荡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翻译:我指点着六朝旧时繁华胜地,如今只有青山像壁垒一样依然挺立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翻译:当年这里一片旌旗蔽日、战舰连云,等到东风吹散后,只剩下白骨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翻译:一条长江横跨南北,不知消磨了多少英雄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翻译:那荒废孤寂的六朝皇家宫殿,春风吹拂着曾经的车马道路,芳草年年新生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翻译:夕阳斜挂在枯松老树之间,荒径里一片幽暗,只有磷火忽明忽暗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翻译:当年在歌舞和欢宴的交错中,在镜里照见容颜悄悄地变换,不知不觉中头发由青黑变得斑白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翻译:有多少可悲可叹的往事,如今都随同秦淮河的流水和明月一起消失注释石头城即金陵城,在今江苏南京清凉山吴楚指今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省六朝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它们都建都于金陵樯橹桅杆和划船工具,这里代指船只避暑离宫指金陵帝王避暑的宫殿尊酒杯逐句赏析“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诗人放眼远眺,只见苍茫的天边,吴楚两地的天空紧紧相连;低头俯视,脚下空旷的古城,什么痕迹、什么象征都没有留下。“眼空无物”四字发人深思:金戈铁马、威武雄壮的六朝旧迹何在?风流豪迈、倜傥风流的六朝旧人何在?所有的这一切都被历史的风雨吹打而逝,只剩下空旷、寂寥、凄凉的古城,让人感觉到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悲凉“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萨都剌怀古抒情,希望找到一点六朝的痕迹,以寄托自己的感慨,然而他放眼四望,只有“青山如壁”而已。昔日六朝胜地的繁华,已不复存在,只有青山依旧壁立千仞,虎踞龙盘。这样,“惟有青山如壁”不仅写出了眼前景色的苍茫,而且含有“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对于风云变幻、世事沧桑的感慨“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萨都剌把“白骨纷如雪”作为一个独立的画面来处理,放在“蔽日旌旗”和“连云樯橹”之后,有着极其强烈的对比效果:一方面,旌旗遮天,樯橹连云,极写当年隋军水师之强大;另一方面,纷纷白骨,遍地皆是,极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联系下句“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也被历史的风雨消磨殆尽,与累累白骨一起埋入泥土,化作尘埃。因此,这“白骨纷如雪”的画面,既是对离宫荒芜的描绘,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感叹,表现出浓重的感伤情绪“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在悲凉的气氛中,诗人进一步描绘了石头城的全貌。昔日的离宫已经荒废,东风吹过,辇路上长满了野草,年年岁岁,周而复始。这“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的意象,不仅写出了石头城的荒凉冷落,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和时光的匆匆。诗人通过对离宫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诗人把目光转向了石头城的松林小径。夕阳西下,暮色苍茫,松林小径上寂静无人,只有鬼火在明暗闪烁。这“落日无人松径里,鬼火高低明灭”的画面,给人一种阴森幽冷的感觉,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悲凉气氛“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诗人在描绘完石头城的荒凉景象后,突然转向对人生的感慨。他想象着在当年的歌舞和欢宴中,人们对着镜子,看着自己的青春在不知不觉中消逝,黑发变成了白发。这“暗换青青发”的描绘,既是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也是对历史沧桑的隐喻“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诗人在结尾处,以景结情,把思绪拉回到眼前的秦淮河畔。他望着那一片明月照耀下的秦淮河水,心中充满了无尽的伤感。这“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的结尾,既是对全诗情感的总结,也是对历史沧桑的永恒感叹全文赏析《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是一首怀古之作,诗人萨都剌通过描绘石头城的荒凉景象和历史沧桑,抒发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以景生情,以情入景,情景交融,使全诗充满了悲凉的气氛和深沉的感慨。同时,诗人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历史的无情,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深刻和丰富。个人启发和感悟读完《念奴娇·登石头城次东坡韵》,我深感历史的无情和时光的匆匆。那些曾经繁华的城市和英勇的豪杰,都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消逝,只留下了一片荒凉和寂寥。这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和生活,也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同时,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也让我思考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历史的变迁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我认为,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同时也要铭记历史,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