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个人及其教育理念PPT
加里宁个人简介加里宁(Anatoliĭ Alexandrovich Karynin,1875年11月19日~1946年11月2日),苏联教育家,苏联科学院...
加里宁个人简介加里宁(Anatoliĭ Alexandrovich Karynin,1875年11月19日~1946年11月2日),苏联教育家,苏联科学院院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列宁格勒州(今加里宁格勒州)人,苏联国内战争时期著名教育家。曾任苏联教育人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苏联教育科学院院长等职。加里宁是苏联最早提出并论证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家,主张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新人”,并认为这种新人应是“全体苏维埃公民在体力、智力、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加里宁在苏联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智育和德育相结合等原则,强调教师在培养共产主义新人中的重大作用。著有《论共产主义教育》《论共产主义道德》《论列宁主义教育》等。加里宁的教育理念教育目的和任务加里宁从苏维埃国家的建设任务出发,提出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新人”的教育目的,认为这种新人应是“全体苏维埃公民在体力、智力、道德、意志、信念、情感等方面和谐发展的人”。加里宁把培养新人的任务具体化为以下4个方面:第一,培养有觉悟、有坚定信念和崇高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劳动者;第二,培养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有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的劳动者;第三,培养有健壮的体魄、发达的体力、充沛的精力和高尚的审美观的劳动者;第四,培养有丰富情感、坚强意志和性格的劳动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加里宁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出发,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根本途径。他提出:“没有生产劳动同教育的结合,就谈不上人的全面发展。”加里宁把生产劳动看作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认为生产劳动给人以全面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只有劳动才能把人变成社会的主人,才能使人获得全面的发展。加里宁强调,学校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应贯穿于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应在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反映出这种结合。他提出,学校中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应当参加一定的生产劳动,低年级学生可参加一些简单的、辅助性的劳动,高年级学生则应参加工艺劳动和一定的农业劳动。加里宁还认为,教师在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提高教师的觉悟,使他们懂得参加生产劳动的意义,从而自觉地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帮助他们掌握劳动技能。智育和德育相结合加里宁在强调智育和德育相结合的同时,认为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决定作用,智育必须在德育的基础上进行。他提出:“智育是形成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基础,是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基础。但智育如果没有共产主义的道德基础,那就是没有目的、没有意义的。”加里宁认为,共产主义道德是苏维埃学校智育的灵魂,智育只有以共产主义道德为基础,才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深刻的意义。他强调,在智育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加里宁还提出,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劳动观、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等。教师在培养新人中的作用加里宁认为,教师在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提出:“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该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加里宁认为,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崇高的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尚的共产主义精神,才能担负起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重任。加里宁还强调,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多方面的才能,要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术,了解现代生产的发展和趋势,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此外,教师还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进行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知识和劳动技能。加里宁认为,教师的劳动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他提出:“教师的工作是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因为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独特的,每个学生都需要个别对待。”因此,教师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加里宁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加里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他提出的培养“共产主义建设者”和“共产主义新人”的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为我们思考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其次,他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智育和德育相结合的原则,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实践性的要求。这些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关系。此外,加里宁强调教师在培养新人中的重要作用,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加里宁对教师职业的崇高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他认为,教师的责任重大,他们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任务,更是塑造学生心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力量。因此,他强调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和发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成长条件。在现代社会,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对于教育质量和学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加里宁的思想提醒我们,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要关注教师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培训机会,帮助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进步。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加里宁认为,教育是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目标的重要工具。他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认为教育应该为无产阶级服务,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要求的劳动者和建设者。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其社会性和阶级性更加凸显。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明确教育的目标和方向,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撑。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和实践性加里宁主张教育的全面性和实践性,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体力、智力、道德、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同时,他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这些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和全面化。因此,我们要坚持教育的全面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加强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使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倡导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加里宁认为,教育应该面向全体人民,实现公平和普及。他强调要打破阶级和阶层的限制,让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权利。这一思想对于现代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社会,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之一。我们要努力消除教育中的不公平现象,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同时,要加强教育的普及和推广工作,让更多人受益于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总之,加里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深入学习和理解他的教育思想,结合时代发展和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和发展现代教育体系和实践模式,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