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村居PPT
古诗《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
古诗《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晚年归隐于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第一、二句写时间和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春天里的大自然,写出了春日农村特有的明媚、迷人的景色;第三、四句写的是人物活动,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这首诗落笔明朗,用词洗练。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诗歌原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诗歌赏析首句“草长莺飞二月天”“草长莺飞”四个字,把春在的一切景物都写活了,人们仿佛感受到了那种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气氛,读者的眼前也好像涌动着春的脉搏。“二月天”三字,紧承首句,突出了早春的特色。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次句“拂堤杨柳醉春烟”村的原野上的杨柳,枝条柔软而细长,轻轻地拂扫着堤岸。春日的大地艳阳高照,烟雾迷蒙,微风中杨柳左右摇摆。诗人用了一个“醉”字,写活了杨柳的娇姿;写活了杨柳的柔态;写活了杨柳的神韵。这是一幅典型的春景图。第三句“儿童散学归来早”描述了一群活泼的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时间很早,于是他们趁着刮起的东风,放起了风筝。儿童、东风、纸鸢,诗人选写的人和事为美好的春光平添了几分生机和希望。结尾两句由上两句的物而写到人,把早春的迷人渲染得淋漓尽致。第四句“忙趁东风放纸鸢”“忙趁”二字,十分形象,儿童的正事就是玩,春天这么好的时光,他们是不会错过的。这结尾两句,不仅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异常的欢快,也表现出诗人自己心情的异常愉快。诗人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赞美。全诗洋溢着欢快的情绪,给读者以美好的情绪感染。清人吴淇评价这首诗说:“景中情事中景,风拂杨柳,烟罩堤堤,恰似一幅绝妙图画。”诗歌背景诗人晚年遭受议和派的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于上饶地区的农村。在远离战争前线的村庄,宁静的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杨柳拂堤,受到田园氛围感染的诗人有感于春天来临的喜悦而写下此诗。诗歌意义《村居》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居住农村亲眼看到的景象,诗人勾画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缤纷的“乐春图”。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诗情画意。诗人采用了动景和静景的交替描写,使画面很富有自然真实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村居风景画之中。结语《村居》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画,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儿童的快乐与纯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赞美,对童年的怀念。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处,都应该珍惜大自然的恩赐,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