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发展史PPT
中国会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以下是一份中国会计发展史的简述,以markdown格式编写:古代会计商代在约公元前16世纪至约公元前11世纪,...
中国会计发展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中国。以下是一份中国会计发展史的简述,以markdown格式编写:古代会计商代在约公元前16世纪至约公元前11世纪,中国的商代出现了甲骨文,这是一种用文字记录交易的会计方法。这是中国最早的会计记录。周朝到了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256年),出现了“会计”一词,并建立了官方的会计部门——“司会”。司会的主管称为“会计”,负责记录和报告国家的财政状况。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2年),会计逐渐受到重视,出现了《周礼》、《司马法》等书籍对会计有所记载。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单式记账法”,即以“入”和“出”来记录交易。近代会计清朝后期清朝后期(约1800年-1912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会计制度也受到了影响。一些商业学校开始教授会计学课程,并引进了西方的簿记方法。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中国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会计制度逐渐向现代化转变,并开始与国际接轨。1933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会计法》和《会计师暂行章程》,标志着中国现代会计制度的建立。现代会计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至今),中国的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1985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标志着中国会计制度进入法制化阶段。此后,中国还颁布了一系列会计准则和规范,逐渐与国际接轨。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今),中国的会计制度进一步改革,逐渐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1992年,中国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的建立。此后,中国又陆续颁布了一系列具体准则和规范,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会计准则体系。新时代背景下的会计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财政部于2018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会计工作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执业质量和服务水平,推动中国会计事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