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乳癌输液港感染疑难病例讨论PPT
病例概述患者,女性,53岁,因乳腺癌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II级,ER(+)、PR(+)、Her-2(-),行6周期TC方案化疗后,为...
病例概述患者,女性,53岁,因乳腺癌行右侧乳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浸润性导管癌II级,ER(+)、PR(+)、Her-2(-),行6周期TC方案化疗后,为行长期化疗,于2022年12月于我院行右侧胸壁输液港植入术。2023年4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壁疼痛,伴红肿热痛,体温38.5℃,于当地医院行输液港取出术,并予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2023年6月患者为进一步治疗收入我院。病史特点女性患者乳腺癌术后化疗期右侧胸壁输液港植入后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既往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好转但反复发作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胸部CT右侧胸壁软组织肿胀,可见液性暗区细菌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右侧胸壁输液港植入术后并发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鉴别诊断输液反应常表现为寒战、高热,但无局部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与患者表现不符药物过敏常有药物过敏史,可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与患者症状不符治疗经过患者入院后,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并行右侧胸壁脓肿切开引流术。术后每日换药,保持引流通畅。经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好转。继续予抗感染治疗一周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胸部CT示右侧胸壁软组织肿胀较前好转,液性暗区消失。患者无不适主诉,予出院。讨论与总结讨论总结本例乳癌输液港感染疑难病例,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最终明确诊断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和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患者感染症状得到控制,最终康复出院。此病例提醒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加强术后护理和随访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同时,对于类似疑难病例的处理,需要多学科协作,共同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以上是对本例乳癌输液港感染疑难病例的讨论和总结。希望通过这次讨论,能够加深我们对类似病例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长期监测与随访计划长期监测感染控制监测出院后,患者需继续口服抗生素一段时间,以巩固治疗效果。同时,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如有复发迹象,需立即就医免疫功能监测由于乳腺癌及化疗的影响,患者免疫功能可能持续低下。建议定期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如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等,以评估免疫状态输液港状态监测即使感染已控制,仍需定期检查输液港周围皮肤及软组织情况,观察是否有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随访计划出院后一周随访电话随访,了解患者体温、局部症状及抗生素使用情况,指导患者继续观察及自我护理出院后一个月随访门诊随访,复查血常规、胸部CT,评估感染控制情况及输液港周围软组织情况每三个月随访进行上述检查,同时评估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调整治疗方案长期随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包括乳腺、胸部、肝脏等重要脏器的检查,以及免疫功能评估,确保病情稳定教育与心理支持教育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包括乳腺癌的基础知识、化疗的注意事项、输液港的日常护理、感染预防等,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心理支持由于乳腺癌及化疗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加之本次感染事件,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疏导,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总结与反思本例乳癌输液港感染疑难病例的成功处理,得益于多学科协作、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措施。同时,我们也应反思在患者护理和随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以便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