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处理办法PPT
以下是一些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例子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蜂窝问题描述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如下:...
以下是一些混凝土质量通病的例子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蜂窝问题描述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如下: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子和石子比例失调,砂浆少,石子多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未搅拌均匀,振捣不密实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到位处理办法确保混凝土配合比合适计量准确,搅拌均匀,振捣密实混凝土下料时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石子集中对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薄弱松散颗粒,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麻面问题描述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碎石外露。产生原因如下: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木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没有充分湿润;浇注后木模板吸水膨胀将混凝土表面撑裂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处理办法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应用腻子或胶条堵严采用高频振捣器加强振捣,以有效排除气泡、水泡。拆模后出现的麻面应用湿润的抹布擦干净后,涂上水泥灰浆或1:2水泥砂浆,压平后认真养护 孔洞问题描述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过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产生原因如下: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注上层混凝土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过高振捣器振动不透或振动漏振处理办法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注使模板间充满混凝土;采用高频机械分层振捣密实;预留孔洞应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门;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并加强养护 露筋问题描述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产生原因如下: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脱落钢筋过密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或嵌固在箍筋缝隙内上层钢筋位置变动大(没有固定)振捣不密实成型模板局部装卸时砸碰钢筋;钢筋成型时遇电焊烧灼或湿润等处理办法加强操作管理教育;浇注混凝土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准确;为防止垫块位移脱落可采用卡片筋焊接定位;对于过密部位可采用整体长向钢筋支撑;振捣器必须到位;成型模板尽量减少装卸次数;加强成品保护意识教育。出现露筋应及时处理: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将外露钢筋冲洗干净;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凿去、洗刷湿润、用高一级别的细石混凝土浇灌抹平并加强养护。梁靠近支座的底面出现露筋现象可按如下方法处理:清除外露钢筋上的灰渣及污染物;将外露部分钢筋勾勒、修饰、嵌补齐正并精心修整抹平;修饰后的梁沿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