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勇事迹PPT
陶勇(1913—1967),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人。先后毕业于上海大学、南京中央军校、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九期,1948年9月授...
陶勇(1913—1967),原名张道庸。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人。先后毕业于上海大学、南京中央军校、陆军大学正则班第十九期,1948年9月授陆军少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陶勇同志在地方先后担任过中共县委、地委、省委主要领导职务;在军队先后担任过团、师、军、兵团等主要领导职务。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的洗礼和考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建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政治工作领导者和高级将领。一、早年经历陶勇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今六安市叶集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童年时代就饱受地主阶级的压迫和剥削。1929年春,陶勇的家乡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革命思想的影响下,他积极参加儿童团活动,站岗放哨,传送文件,为红军带路,逐步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1931年,陶勇的家乡被国民党反动派占领,陶勇随父母逃荒到上海,后入英商怡和纱厂当童工。在艰苦的斗争中,陶勇认识到“中国穷人的出路在于革命”。1932年2月,陶勇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互济会,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同年9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二、革命岁月土地革命时期1933年3月,陶勇参加了上海总工会组织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并担任工人纠察队班长。起义胜利后,上海工人建立了苏维埃政府,陶勇被选为上海总工会执委兼工人纠察总队第三支队支队长。同年夏,陶勇奉中共上海临时市委之命,前往江苏南通开展革命斗争,建立党的组织,发展党的队伍,组织农民暴动。1934年7月,陶勇被调到上海沪西地区担任共青团区委书记,领导工人运动。同年11月,因叛徒出卖,陶勇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坚持斗争。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25日,经中共中央营救,陶勇获释出狱。出狱后,陶勇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分配到山西抗日前线,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政治处组织股副股长、代股长。他深入连队,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政治工作,使部队的战斗力迅速提高。1938年2月,陶勇随部东渡黄河,挺进晋东南抗日前线。他率领一个连队,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在沁县、武乡、襄垣一带,开辟了晋东南抗日根据地。1939年,陶勇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新编第一团政治委员,率部深入太岳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政权,发展人民武装,为巩固和扩大太岳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0年2月,陶勇任八路军一二九师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在晋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伪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同年秋,陶勇任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部在晋豫边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政权,发展人民武装,为开辟豫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陶勇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八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豫皖苏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豫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二十三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他率部参加了宛东战役、开封战役、睢杞战役、襄樊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陶勇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轻工业处处长,中共中央华东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委员、副市长,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加强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为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作出了重要贡献。三、抗美援朝1955年,陶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他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关于解放一江山岛的作战命令,亲自勘察地形四、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勇表现1955年1月,陶勇率领东海舰队圆满完成了解放一江山岛的作战任务,这是人民海军首次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也是人民海军首次在白天实施的大规模登陆作战,创造了以木帆船为主,配以部分机帆船进行渡海登陆作战,摧毁敌岸防御阵地,全歼守敌的成功范例。一江山岛战役的胜利,为人民海军尔后大规模渡海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经验。1955年9月,陶勇率东海舰队圆满完成了炮击大陈岛作战任务。此后,他又指挥所属部队先后完成了大陈岛附近海区反潜作战、击落美蒋侦察机、保卫渔船和护航等作战任务。1958年8月23日,美国海军驱逐舰“吉福兹”号悍然出动,闯入中国领海台州湾,对中国沿海进行挑衅。8月24日上午,陶勇亲自登上旗舰,率领护卫舰、猎潜艇组成的舰艇编队前往台州湾驱逐美舰。在激烈的炮战中,美舰仓皇逃离台州湾。这是新中国海军第一次击退入侵的美军军舰,也是人民海军首次在远海与外军进行的作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陶勇率部参加了东海反潜、反空袭作战,取得了击落击伤敌机多架的重大胜利。他坚决执行毛泽东同志关于“一定要打好这一仗”的指示,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劣势装备打败了拥有先进装备的美李“联合舰队”,取得了震惊世界的伟大胜利。五、不幸遇难,英魂永存1967年1月21日,陶勇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不幸蒙冤受害,在上海逝世,享年54岁。1978年8月,中共中央为他平反昭雪,恢复了名誉。陶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六、历史评价陶勇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顾全大局,团结同志,作风民主,联系群众,平易近人,关心部属,深受广大官兵的尊敬和爱戴。他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严格遵守党的各项规定,廉洁奉公,生活俭朴,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的优良作风和高尚品德。陶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七、纪念与传承为了缅怀陶勇同志的丰功伟绩,弘扬他的革命精神,我国多地建立了陶勇纪念馆或纪念碑,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这些纪念馆或纪念碑不仅是对陶勇同志的最好纪念,也是对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陶勇同志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也被广泛传承和发扬。他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努力奋斗。陶勇同志的精神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成为激励我们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在今天这个和平繁荣的时代,我们更加需要铭记陶勇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事迹和崇高精神。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加强对革命历史的学习和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为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