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的基本情况PPT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10月21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10月21日),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和现代教育学的创始人之一、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的郭秉文、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郭秉文任南京大学校长期间,晏阳初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长时期,都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都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对杜威的教育理论曾有深入的研究。一、生平简介约翰·杜威,1859年10月20日出生于美国佛蒙特州伯灵顿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其父为佛蒙特州议会议员。杜威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879年他毕业于佛蒙特大学,1882年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884年在密歇根大学开始其教学生涯。以后相继在明尼苏达大学、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哥伦比亚大学时期是杜威事业上的顶峰,杜威在该校一直执教到退休,并曾任该校校长。此外,杜威还是美国心理学会、美国教育协会、美国哲学协会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并担任过这些协会的主席。杜威一生著作丰富,达三十余部,其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儿童与课程》、《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等。二、教育思想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的郭秉文、晏阳初以至毛泽东等都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对杜威的教育理论曾有深入的研究。郭秉文任南京大学校长期间,晏阳初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长时期,都自觉以杜威教育思想为指导改革中国教育,并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对杜威的教育理论曾有深入的研究。(一)教育本质论在杜威看来,教育就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所以,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杜威认为,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制的纪律,对学生的生长没有好处,而要从生活中学习,则必须使学生充分自由地活动。他根据生物学上的“生长”观念,提出“教育即生长”的命题,认为教育就是要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把外面的东西例如知识灌输进一个容器。由于杜威是从生物学的观点看待儿童的发展,所以特别重视儿童的本能、兴趣和冲动,并把它们看作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制的纪律,提出“教育不是告诉”和“从实践中学习的”命题。他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没有一种思想永远是对的,所有的思想都是经验的产物,都必须接受经验的检验”。(二)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童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以下几点:第一,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第二,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第三,学校教育既应充分利用校内外的现有材料,也应注意利用它的生长的力量,即促进儿童的社会生长的力量;第四,学校应成为儿童真正生活的场所,而不是一个在这些之外又加上去的、特殊的地方。(三)教育无目的论在杜威的心目中,在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中,教育只是外力强加于受教育者的目的。在民主的社会中就不同了,应当奉行“教育无目的论”。他认为,在民主的社会里,教育的目的应该由受教育者的本性来决定,除了受教育者的本性以外,没有其他的目的。他说:“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他反对把从外面强加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证式,反对为遥远的将来而牺牲现在,反对把成人的标准、教材和方法强加给正在成长着的儿童。他提出“教育就是生长”命题时说:“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不断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杜威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强调的正是教育过程的内在价值,强调教育过程本身应该具有生长的目的,应该促进儿童的经验不断改造或改组。杜三、教育哲学观杜威的教育思想深受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实用主义强调经验、实践、效果和行动的重要性,这与杜威对教育的理解不谋而合。杜威认为,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通过实践来检验和丰富理论。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心理活动的适应性和功能性,认为心理是适应环境、调节行为的工具。杜威将这一观点引入教育领域,强调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实际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杜威是一个坚定的民主主义者,他认为民主主义不仅是一种政治制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教育理念。他强调教育的民主化,主张教育应面向所有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公民素质。四、教育方法论杜威认为,教育应从实践中学习,即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来获取知识和经验。他强调“做中学”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杜威提倡反思性思维,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应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经验,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提升自我认知。这种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杜威提出了著名的五步教学法,即情境、问题、假设、推理和验证。这种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五、对现代教育的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实用主义哲学观、机能主义心理学观和民主主义观为现代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他的教育方法论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指导。同时,杜威的思想也激发了教育工作者对教育目的、内容和方法的深入思考,推动了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六、总结约翰·杜威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民主性和反思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虽然杜威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他的教育思想仍然对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七、杜威教育思想的应用与挑战基础教育改革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他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反思性,这与当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相契合。许多学校尝试采用杜威的教学方法,如五步教学法,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成人教育杜威的教育思想也适用于成人教育。他强调教育应满足个人的需求和兴趣,这与成人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在成人教育中,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观和机能主义心理学观为课程设计提供了指导,帮助成人学习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职业发展特殊教育特殊教育领域也受益于杜威的教育思想。他强调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这与特殊教育的基本原则相契合。特殊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杜威的思想,为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教育环境的变化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杜威的教育思想在某些方面可能面临挑战。例如,在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如何结合新的教育技术和资源来实施杜威的教育思想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教育目标的多样性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性,但可能忽视了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在不同的教育阶段和领域,教育目标可能有所不同,如何平衡学生的主动性和教育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挑战教育资源的限制在一些教育资源有限的地区,实施杜威的教育思想可能面临一定的困难。例如,缺乏足够的教师、教学设施和社会资源等,都可能限制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和反思性思维的培养八、杜威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发展尽管杜威的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的发展,其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现代教育家和学者在继承杜威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对其进行了拓展和创新。例如,在信息化教育、全球化教育和终身教育等领域,杜威的教育思想得到了新的应用和发展。九、结论约翰·杜威作为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强调教育的实践性、民主性和反思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虽然杜威的思想在某些方面存在争议,但他的贡献和影响不容忽视。在当今社会和教育背景下,我们应该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为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十、杜威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与影响杜威的教育思想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影响。通过国际教育交流和合作,杜威的教育思想被介绍到许多国家,并对这些国家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杜威的教育思想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特殊教育等领域,推动了当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也得到了不同的解读和应用。跨文化视角下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杜威教育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并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例如,在东方文化中,杜威的民主主义观和教育无目的论等思想得到了新的阐释和发展,为当地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杜威的教育思想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全球化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流动,为实施杜威的教育思想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另一方面,全球化也带来了教育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十一、杜威教育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在当代社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杜威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反思性,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杜威的民主主义观和教育无目的论等思想强调教育的公平性和普及性,认为教育应面向所有学生,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这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杜威的教育思想为当代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在当前教育改革中,我们可以借鉴杜威的教育思想,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发展,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反思性,推动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十二、结语综上所述,约翰·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当代社会背景下,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和探讨杜威的教育思想,发挥其在当代教育中的价值和作用,为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教育公平与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