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与发展PPT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儿童思维的典型形式。想象在儿童的学习、活动、生活等心理活动中占重...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儿童思维的典型形式。想象在儿童的学习、活动、生活等心理活动中占重要地位,是儿童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理品质。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一)想象发生的年龄想象是在儿童1~2岁时开始发生的不过,这时发生的想象,还只是最初级形式的想象。严格说来,这时的想象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想象。因为这时儿童的想象活动只是把他在生活中所见到的,感知过的形象再造出来,想象的内容很贫乏,有意性很差,只是儿童所看到的形象在头脑中的重现,再认的成分很大,属于再造想象1.5~2岁儿童的想象可以说是由再造想象向创造想象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时儿童想象的内容有所丰富,对图象及物体的想象已带有一些创造性的成分(二)想象发生的标志想象发生的标志是儿童能够产生“象征性”游戏。“象征性”游戏是儿童以物代物,以他种物品来代表真实的物品,并以此作为游戏的元素。例如,儿童把小竹棍想象成马,骑在竹棍上“驾驾”地奔跑起来,还喊“我骑马喽!”儿童在这类游戏中,把一根竹竿可以想象成枪,也可以想象成马,还可以当成指挥棒等。这种以物代物的象征性游戏表明,儿童此时已有了一种对事物的概括性的、全面的认识,并且能够通过想象,用某一物品去代表与它有相似点的另一物品,从而扩展了思维的范围,把想象与现实混淆起来。因此,儿童能够产生象征性游戏是想象发生的标志。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从想象发生的年龄方面来看,儿童想象的发展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性想象发展。最初出现的是自由的、无目的性的想象。这种最初级的想象严格说来还不是想象,只能说是想象的萌芽或想象的原始形态。儿童想象的发展趋势是从最初的完全的再造想象发展到创造想象。儿童最初的想象和记忆很难区分,这时的想象主要是通过简单模仿和记忆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再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进行的想象。例如,儿童在听了某个故事后,他能够根据故事的内容,再造出故事中所描述的人物和情节。随着儿童经验的积累和语言的发展,儿童的想象便逐渐发展起来,能够在头脑中进行独立的、带有新颖性的创造性想象。(二)学前儿童想象发展的年龄特点幼儿期(1)想象的无意性占主要地位,有意性逐渐发展想象过程常常受外界刺激物直接影响,想象的主题容易变化。幼儿期儿童事先无一定想象目的,他们以想象过程为满足。如:在绘画活动中,幼儿想象的主题往往是从看到别人所画的或听到别人所说的而产生。正因为如此,同一桌上的幼儿,其想象的主题常常雷同。(2)再造想象占主要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幼儿期儿童以再造想象为主。表现为想象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复制性和模仿性。想象的内容基本上重现一些生活中的经验或作品中所描述的情节。例如:幼儿在听了有关“神笔马良”的故事后,可能会模仿故事中的某些情节,画一个马良,给马良画上一支笔,甚至学着马良的样子给小动物们画画。随着幼儿言语的发展和抽象概括能力的提高,在幼儿的再造想象中,出现了一些创造性的因素。表现为下列两点:再造想象中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幼儿想象的情节逐渐丰富,内容也逐渐完整。例如:同样画一个小朋友放风筝,幼儿期儿童晚期不仅能画出小朋友和风筝,还能画出放风筝时的天气和地点等,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都增加了儿童逐渐出现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趋势在幼儿晚期,儿童不仅能再造想象,而且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独立创造新形象。例如:画一只小兔子,幼儿期儿童晚期不仅能画出一只坐着的或跑着的小兔子,而且能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小白兔形象(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幼儿还不能把想象的事物跟现实的事物完全区分开来,有时把想象的事物当作现实的事物来描述。例如,幼儿常常说自己看到“大灰狼”,甚至说自己被大灰狼追赶、抓走。这是幼儿想象发展的一个特点,是符合幼儿认识发展水平的。学前晚期到了学前晚期,儿童想象的有意性、创造性和现实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想象的有意性逐渐明显大班幼儿想象的目的性逐渐明显,并能根据成人的要求,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想象。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大班幼儿能在活动前主动向教师表明自己想画什么,并且基本上能按自己的意愿画出所想象的形象。(2)想象的创造性日益突出大班幼儿想象的创造性成分日益增多,想象内容更加丰富,更加新颖独特。他们不仅能够根据成人的要求想象出某种事物,而且能够在成人的启发下,想象出未曾见过的,甚至是没有的事物形象。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大班幼儿不仅能够根据教师的要求画出某种动物,而且能够自己构思,创造出新的动物形象。(3)想象的现实性逐步提高大班幼儿的想象已基本上能反映现实,而且能在想象之前形成一定的目的,在想象中表现出一定的主题。例如,在故事表演活动中,大班幼儿不仅能根据故事的情节进行表演,而且还能在故事表演之前进行一定的想象,确定表演的主题和情节,从而使表演活动更加丰富和有趣。(4)想象与情感的深入结合大班幼儿的想象往往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他们的想象总是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而变化。例如,当幼儿想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探险家时,他们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自豪;而当他们想象自己是一个受伤的小动物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悲伤和同情。这种想象与情感的深入结合,有助于幼儿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生活中的各种情感。(5)想象与语言的紧密联系大班幼儿的想象活动往往与语言紧密相连。他们通过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象内容,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象情感。同时,语言的发展也为幼儿的想象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素材。例如,当幼儿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时,他们可能会根据故事的情节和角色进行想象,并通过语言来描述和表达自己的想象内容。总之,学前儿童想象的发生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过程。从最初的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到逐渐出现的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再到想象与现实的逐渐融合,儿童的想象能力在不断地发展和提高。这种发展不仅有助于儿童认知和情感的发展,也为他们未来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