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守恒定律中的碰撞PPT
一、碰撞现象碰撞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在短时间内相互作用,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碰撞过程中,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可以忽略物体形状的变化,把参...
一、碰撞现象碰撞是指两个或多个物体在短时间内相互作用,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显著变化的过程。碰撞过程中,作用时间很短,作用力很大,可以忽略物体形状的变化,把参与碰撞的任何一个物体都当作质点来对待。由于碰撞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力很大,故碰撞一般都满足内力远大于外力的条件,因此碰撞问题一般都可用动量守恒定律来处理。二、碰撞的分类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时,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损失最大,这种碰撞叫做完全非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且机械能损失最大。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不损失,这种碰撞叫做完全弹性碰撞。完全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也守恒。碰撞后系统的总动能介于完全非弹性碰撞和完全弹性碰撞之间,这种碰撞叫做非完全弹性碰撞。非完全弹性碰撞中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三、碰撞的特点碰撞的特点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碰撞的时间极短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动量守恒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可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因此,在碰撞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一般不守恒,只有完全弹性碰撞机械能才守恒碰撞过程中一般伴随着机械能向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如发热、发声等四、碰撞的规律碰撞过程遵守三大规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不增加原理能量守恒定律五、碰撞过程的基本规律碰撞问题,从力的角度,是瞬间完成的,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碰撞后两物体分离,做各自的运动;从能量的角度,碰撞过程又是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六、碰撞问题的解题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分析受力情况明确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选取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的动量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求解注意动能和动量的区别和联系七、典型例题【例1】质量为m1的球A,沿光滑水平面上以速度v0与质量为m2的静止球B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的动能变为原来的1/9,则球B的速度可能是 ( )A. v0/3 B. 2v0/3 C. 4v0/9 D. 5v0/9【分析】本题考查了求球的速度,分析清楚运动过程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解题。两球碰撞过程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可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根据题意应用动量守恒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答题。【解答】以A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如果碰撞后A球动能变为原来的$\frac{1}{9}$,则速度变为原来的$\frac{1}{3}$,如果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_{1}v_{0} = (m_{1} + m_{2})v$,解得:$v = \frac{m_{1}}{m_{1} + m_{2}}v_{0}$,如果碰撞为完全弹性碰撞,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_{1}v_{0} = m_{1}v_{1} + m_{2}v_{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frac{1}{2}m_{1}v_{0}^{2} = \frac{1}{2}m_{1}v_{1}^{2} + \frac{1}{2}m_{2}v_{2}^{2}$,解得:$v_{1} = \frac{m_{1} - m_{2}}{m_{1} + m_{2}}v_{0},v_{2} = \frac{2m_{1}}{m_{1} + m_{2}}v_{0}$,则:$\frac{m_{1}}{m_{1} + m_{2}}v_{0} \leqslant v \leqslant \frac{2m_{1}}{m_{1} + m_{2}}v_{0}$,由题意可知:$\frac{1}{3}v_{0} 八、碰撞中的能量损失在碰撞过程中,由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部分机械能可能转化为内能,导致系统的总动能减少。这种能量的损失与碰撞的类型有关。1. 完全非弹性碰撞在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系统的总动能损失最大。这部分损失的能量转化为两物体的内能,使得系统温度升高。2. 完全弹性碰撞在完全弹性碰撞中,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能不损失,即机械能守恒。这意味着碰撞过程中没有能量转化为内能,系统的温度不会发生变化。3. 非完全弹性碰撞在非完全弹性碰撞中,系统的总动能介于完全非弹性碰撞和完全弹性碰撞之间。这意味着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导致系统的总动能减少,但减少的量比完全非弹性碰撞中的要少。九、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在碰撞过程中,由于作用时间极短,内力远大于外力,因此可以认为碰撞时系统的动量守恒。这意味着碰撞前后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1. 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设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为P,碰撞后系统的总动量为P',则有:P = P'或者更具体地,对于两个物体的碰撞,有:m1v1 + m2v2 = m1v1' + m2v2'其中,m1和m2分别是两个物体的质量,v1和v2分别是碰撞前两个物体的速度,v1'和v2'分别是碰撞后两个物体的速度。2. 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是处理碰撞问题的关键。通过应用动量守恒定律,我们可以建立碰撞前后物体速度之间的关系,从而求解出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十、碰撞问题的解题策略1. 确定研究对象及运动过程首先,要明确研究对象是哪个或哪些物体,以及它们在碰撞过程中的运动情况。2. 分析受力情况分析物体在碰撞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确定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如果满足,则可以使用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问题。3. 选取正方向为了方便计算,需要选取一个正方向。通常,我们可以选择碰撞前某个物体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4. 确定初、末状态的动量根据选取的正方向,确定物体碰撞前后的动量。注意,动量是矢量,需要考虑方向。5. 建立动量守恒方程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建立碰撞前后物体动量之间的关系方程。6. 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求解如果涉及到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还需要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来求解。通过联立动量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可以求出碰撞后物体的速度和其他相关物理量。十一、典型例题解析【例2】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率v0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发生正碰后,m1被反弹,m1的速率变为v1,此时m2的速率可能为 ( )A. v0 - v1 B. v0 + v1 C. 2v0 - v1 D. v0 + 2v1【分析】两球碰撞过程,系统不受外力,故碰撞过程系统总动量守恒;碰撞过程中系统机械能可能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碰撞后的系统总动能应该小于或等于碰撞前的系统总动能;同时考虑实际情况,碰撞后A球速度不大于B球的速度。【解答】两球碰撞过程,系统不受外力,故碰撞过程系统总动量守恒,设A球的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 - m2v0 = m1v1 + m2v2即:v2 = v0 + \frac{m1 - m2}{m1 + m2}v1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frac{1}{2}m1v0^2 + \frac{1}{2}m2v0^2 \geqslant \frac{1}{2}m1v1^2 + \frac{1}{2}m2v2^2联立解得:v2 \leqslant \frac{m1 - m2}{m1 + m2}v0 + v1由于两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时,A球速度有最小值,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1v0 - m2v0= (m1 + m2)v_min解得:v_{min} = \frac{m1 - m2}{m1 + m2}v0由于A球被反弹,所以v1 < 0,因此v2的最小值应该大于v1,即:v2 > v1结合以上两个不等式,我们可以得到v2的可能范围:v1 < v2 \leqslant \frac{m1 - m2}{m1 + m2}v0 + v1由于选项A(v0 - v1)不满足上述不等式,因此可以排除。选项B(v0 + v1)也不满足,因为v2的最大值不可能大于v0 + v1。选项C(2v0 - v1)和选项D(v0 + 2v1)都可能满足上述不等式,因此都是可能的答案。然而,根据实际的物理情况,碰撞后A球的速度不可能比B球的速度大很多,因此选项D(v0 + 2v1)不太可能是正确答案。所以,最终答案应该是选项C(2v0 - v1)。【总结】碰撞问题是一类常见的物理问题,涉及到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多个物理原理。在处理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首先明确研究对象和运动过程,然后分析受力情况,确定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接着,选取正方向,确定初、末状态的动量,并建立动量守恒方程。如果涉及到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还需要结合能量守恒定律来求解。最后,根据实际情况和物理原理,选择合适的答案。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动量和能量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物体速度之间的联系。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速度的方向和大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地练习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碰撞问题的解题方法,提高物理学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