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普及PPT
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
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民法典的主要特点1. 以人为本,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民法典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作为其基本任务之一,体现了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它规定了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平等地位,保障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2. 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民法典的内容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物权、合同等多个方面,解决了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如高空抛物、网络侵权等。3. 强化责任,明确侵权责任民法典对侵权责任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责任承担方式等,加强了侵权行为的法律制裁力度,保护了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4. 继承传统,吸收国际先进经验民法典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国际先进的法治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民法典的意义1. 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2. 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民法典通过详细规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3. 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民法典的实施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4. 提升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对于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更加科学、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结语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是我国法治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仅关乎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要深入学习、广泛宣传、严格实施民法典,让民法典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