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生平介绍PPT
以下是对诸葛亮生平的介绍,以markdown格式编写,约4000字: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
以下是对诸葛亮生平的介绍,以markdown格式编写,约4000字: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刘备依附荆州刘表时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占据荆州、益州,联合孙权共同对抗曹操的“草庐对策”(一说隆中对),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成功建立蜀汉政权,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任命诸葛亮为丞相,伐吴失败后,刘备于永安举国托付于诸葛亮。刘禅继位后,封诸葛亮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未能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终因积劳成疾,于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境内),享年五十四岁。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东晋桓温追封为武兴王。教育背景诸葛亮在青年时期就有着卓越的才智和广博的知识,这主要得益于他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诸葛珪曾担任过泰山郡丞,母亲章氏则出身于豪门望族,都是知书达理之人。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诸葛亮从小就喜爱读书,尤其对《申子》、《韩非子》、《管子》等兵法书籍和《诗经》、《尚书》等古典文献有所偏好。三顾茅庐在得到了徐庶的推荐后,刘备便于公元207年三次拜访隐居在荆州襄阳城南之邓县隆中的诸葛亮。在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或称“草庐对策”),为刘备构划了未来几十年的战略蓝图,并建议刘备联孙抗曹。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方针和行动步骤,最终建立了蜀汉政权。蜀汉丞相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协助刘备收取荆州,建立蜀汉政权。后担任丞相一职,协助刘备处理政务。五次北伐诸葛亮在继承人问题上没有处理好,便开始了他的北伐大业。从公元228年开始,诸葛亮先后进行了五次北伐:第一次北伐发生在公元228年春,蜀军由于准备不充分、情报错误等原因失败第二次北伐发生在公元228年冬天,蜀军进攻陈仓时被曹军大将郝昭所阻第三次北伐发生在公元229年春天,蜀军包围祁山时被司马懿所阻第四次北伐发生在公元231年春天至公元232年冬天,蜀军进攻雍凉地区时被司马懿所阻第五次北伐发生在公元234年春天至同年秋天,蜀军与司马懿所率的二十万大军对峙于渭水南岸病逝五丈原公元234年春天,诸葛亮率领蜀军从斜谷出兵进攻曹魏关中地区。虽然蜀军在街亭失利后被迫撤退,但诸葛亮仍然制定了一系列计划和策略以继续北伐。然而,由于长期的战争压力、过度劳累和积劳成疾等原因,诸葛亮在公元234年秋天病逝于五丈原前线营地。后继有人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他为忠武侯。虽然诸葛亮已经去世,但他的思想和战略仍然影响着蜀汉政权的运作和军事行动。蜀汉后期的一些重要人物如蒋琬、费祎、姜维等都是诸葛亮的继任者或继承者。人物评价历史上的诸葛亮受到了众多名人和学者的评价。以下是一些著名的评价:唐朝学者杜牧称诸葛亮为“百代文宗”杜牧《樊川文集》卷八《上宣州崔大夫书》:“且屈指而较之: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