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PPT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
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的分类1. 细菌感染沙门氏菌病志贺氏菌病(细菌性痢疾)霍乱副溶血性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中毒2. 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甲型肝炎3. 寄生虫感染弓形虫病绦虫病姜片虫病4. 化学性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亚硝酸盐中毒甲醇中毒5. 真菌及其毒素中毒毒蘑菇中毒黄曲霉素中毒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点1. 发病形式食源性疾病发病形式可呈现散发病例、暴发和食物中毒三种形式。2. 发病特点潜伏期短来势急剧,短时间内可能有多数人发病,发病曲线呈突然上升的趋势病人与食入同一污染的食物有明显关系发病范围局限在食用该类有毒食物的人群,停止食用该食物后发病很快停止发病率常随食物分布而呈地区性如奶及奶制品所致的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牧区或奶牛饲养区,而海产品所致的食源性疾病则常发生于沿海地区及内陆的水网地区季节性食源性疾病发生常受季节性影响,一些食源性疾病常发生于某一特定季节,如细菌性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发病率最高;有毒蘑菇、化学性食物中毒常发生于春夏季节;霉变甘蔗中毒常发生于2~5月份食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 预防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立法完善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做好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抓好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贮存等各个环节中的食品卫生质量改善食品加工工艺与贮存条件防止食品污染、变质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培训提高食品卫生意识提高公众的卫生意识注意个人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 控制措施隔离治疗病人以减少传染源对食物、水源和餐具等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对可疑食品进行封存、检测和处理对相关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对相关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培训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结语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食品卫生监管、提高公众卫生意识、改善食品加工和贮存条件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