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发射成功PPT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愿望,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神舟五号发射成功的意义是我国航天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是我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有一个伟大壮举,它表明我国在航天技术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中国民族探索的千年梦想终于实现了。中国发展航天事业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扩展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和平利用外太空,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造福全人类;满足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家安全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维护国家权益,增强综合国力。中国发展航天事业贯彻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指导方针,即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中国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是中国科学院于2009年6月10日公布的,该路线图明确提出, 2030年前后,中国实现载人登月,建立月球基地; 2050年前后,载人飞行从月球基地飞向更远的行星,具备载人登火星能力。中国20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目标空天科学与深空探测能力方面2020年前后,探测器可达火星; 2030年前后,深空探测器实现高效星际航行和高精度自主导航,可探测木星等火星以远的行星; 2050年前后,深空探测器飞出太阳系进入宇宙空间。空天技术能力在载人航天方面2020年前后,突破人在近地轨道空间站长期生存保障技术,建立长期有人逗留的空间站。对地观测与综合信息应用能力方面2020年前后发展大型综合对地观测系统,构建数字地球科学平台,实现全国组网2030年前后进一步完善大型综合对地观测系统,建成地球系统模拟网络平台,实现亚洲联网2050年前后地球系统网络平台实现全球联网,开展对地球系统变化与重大灾害的模拟、预警预测2050年前后中国还将突破激光超高速通信技术,建立以大型超压式高空气球为基础的平流层高空站,发展新一代平流层飞艇,并开展组网应用,使人们进入空间的方式更加廉价和高效1992年,中国政府就制定了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建成空间站是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2021年5月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5月29日晚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发射天舟二号货运飞船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6月17日15时54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7月4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9月16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撤离空间站组合体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9月20日15时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2021年10月16日6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天和核心舱,中国空间站开启有人长期驻留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