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声学习题PPT
选择题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
选择题1.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太高D. 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2. 下列关于回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B. 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C. 人耳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十分之一秒D. 回声的传播速度比原声小填空题1. 声音的三个特性是2. 人耳感知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在______Hz到______Hz之间,低于这个范围的叫______波,高于这个范围的叫______波。简答题1. 请简述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 为什么在电影院看电影时,观众要关闭或调至静音模式手机?计算题1. 一列火车以30m/s的速度向一山崖驶去,在距离山崖540m的地方鸣笛,问鸣笛后多长时间听到山崖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2. 一架飞机以720km/h的速度飞行,在飞机正下方地面上有一人听到飞机在其头顶正上方的轰鸣声时,发现飞机已飞到他前方水平距离6000m处,求此时飞机的高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答案及解析选择题解析【答案】B【解析】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但在真空中不能传播,A错;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对;人耳听不到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的频率太低,C错;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对【答案】D【解析】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回声,A对;回声是声音的反射现象,B对;人耳能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时间间隔最小是十分之一秒,C对;回声的传播速度与原声相同,D错填空题答案【答案】音调;响度;音色【答案】20;20000;次声;超声简答题答案【答案】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答案】电影院需要保持安静观众关闭或调至静音模式手机是为了避免手机铃声或通话声过大,影响其他观众观影计算题答案及解析【答案】解设火车鸣笛后$t$秒听到回声,根据$v = \frac{s}{t}$可得在$t$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_{1} = v_{1}t = 340m/s \times t$,火车前进的距离:$s_{2} = v_{2}t = 30m/s \times t$,由题意知:$s_{1} + s_{2} = 2 \times 540m$,即:$340m/s \times t + 30m/s \times t = 2 \times 540m$,解得:$t \approx 3s$。答:鸣笛后$3s$听到山崖的回声【答案】解已知$v_{飞机} = 720km/h = 200m/s$,$v_{声音} = 340m/s$,由题意知:声音传播的路程等于飞机飞行的路程与飞机距人水平距离的和,即:$s_{声音} = s_{飞机} + 6000m$,由$v = \frac{s}{t}$可得飞机飞行的时间:$t = \frac{s_{飞机}}{v_{飞机}} = \frac{s_{声音} - 6000m}{v_{飞机}} = \frac{340m/s \times t - 6000m}{200m/s}$,即:$340t - 6000 = 200t$,解得:$t \approx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