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乙卬正月二十日夜记梦PPT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词牌简介《江城子》,又名《江神子》,起源于晚唐,兴盛于宋代,是宋代词坛上最为常见的词调之一。它原为单调,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双调《江城子》有70字、72字、74字、75字、77字、79字、82字、84字、86字、89字、90字、91字、93字、95字、96字、97字、99字、100字等体制。定格为双调七十字,上下片各七句,五平韵。作品背景《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阙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阙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阙记实,下阙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作品赏析词的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十年生死两茫茫”生死相隔,死者对人世是茫然无知了,而活着的人对逝者呢,不也是同样的吗?恩爱夫妻,撒手永诀,时间倏忽,转瞬十年。“不思量,自难忘”,人虽云亡,而过去美好的情景“自难忘”怀呵!王弗逝世距此时整整十年,然而它始终萦绕于词人的心头。正因如此,词人此后虽再娶,却终生未能忘怀亡妻。苏轼在密州,梦中相逢了亡妻,二人相见,千言万语,唯在泪行。梦中得见尚自惊喜,梦醒则唯余惆怅。十年忌辰,正是触动人心的日子,往事蓦然来到心间,久蓄的情感潜流,忽如闸门大开,奔腾澎湃难以遏止。于是便吟育出这首传诵千古的悼亡词来。下片写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夜来幽梦忽还乡 ”,是记叙,写自己在梦中忽然回到了时在念中的故乡,那个两人曾共度甜蜜岁月的地方。作者以这样的梦境表达了对爱妻的怀念。“小轩窗,正梳妆。”那久已失去的亲人,仿佛正像过去一样,凭轩窗,理云鬓,那情景何等亲切而又难忘!然而,梦境虽美,却又虚幻,毕竟,“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倏忽而逝的梦境,使词人更加思念亡妻,梦中相见反惹起更大的哀痛。梦后泪千行,当此时,唯有各自泪落千行了。全词情感真挚,充满感人的回忆和思念,是苏轼悼亡词中的佳作。上片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写实。下片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是写虚。上片记实,下片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词中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镂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层出,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唐五代及北宋描写妇女的词篇,多数境界狭窄,词语尘下。苏轼此词境界开阔,感情纯真,品格高尚,读来使人耳目一新。用词来悼亡,是苏轼首创。在扩大词的题材,在丰富词的表现力方面,本篇应占有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