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瓜片PPT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安徽省六安市特产,产自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
六安瓜片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安徽省六安市特产,产自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为名茶;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清为朝廷贡茶。六安瓜片,为绿茶特种茶类。“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焦。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六安瓜片的外形,似瓜子形的单片,自然平展,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清香高爽,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六安瓜片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金寨县的齐云山(黄石寨)及其周边山区,海拔500米以上;外山瓜片产地: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临近六安市裕安区的低山丘陵地区。2007年3月,六安瓜片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20年4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六安瓜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历史渊源六安瓜片,历史悠久,最早源于金寨县的齐云山(古称齐头山)。唐代李肇《唐国史补》记载,当时全国盛产茶叶15个州郡,就有寿州(今六安市金安区、裕安区及霍邱、寿县和淮南市部分地区)。明代科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六安茶为良品”,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人于嘉靖四年(1525)编纂的《大明会典》载:“六安州产茶,为枝片,为珠茶,为针茶”。六安瓜片之起源,说法不一。陆羽《茶经》:“淮南茶,光明乍现,早于天下”,“寿州属淮南道,其茶色黄而香”。可见唐代即有“寿州黄茶”之名,而“瓜片”之名则始于明代。明万历《六安州志》记载:“茶之片茶,为六安州之绝产,其色如瓜子,而采制甚难,其价亦倍昂。”六安瓜片成名于明朝,嘉靖年间,明朝御史许次纾在《茶疏》中赞曰:“天下之名茶佳者最多,若论香郁味醇,首推六安瓜片”。万历年间,汪延讷、汪士慎所著《振雅堂集》、《汪士慎遗书》等说:“六安精品,入药最效”。可见,六安瓜片是明代进贡朝廷的极品,亦作为当时权贵阶层人物赠亲送友的上等礼品。清代,六安瓜片茶得到长足发展。清朝李邺嗣《皋言》载:“六安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六安瓜片作为贡品入清皇宫,年年进贡,岁岁不辍。1905年前后,六安瓜片茶已行销英、德、法、日、美诸国,尤其是受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瓜片生产得到迅速发展。当时六安有茶行数十家,年销六万担,居全国之冠。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六安瓜片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1952年,六安瓜片被指定为毛泽东主席保健用茶。1971年,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首次访华时,周恩来总理用六安瓜片招待贵宾,这是当代六安瓜片首次进入中南海。20世纪80年代,六安瓜片生产发展很快,茶园面积由1980年的4.5万亩发展到8.9万亩,产量由1980年的2600吨发展到9000多吨,产值近亿元。20世纪90年代,六安瓜片生产又跃上一个新台阶,茶园面积扩大到16.7万亩,年产量达1.2万吨,产值近2亿元。进入21世纪,六安瓜片茶产业得到迅猛发展,茶园面积近30万亩,年产量1.5万吨,产值近6亿元。特别是2007年3月,六安瓜片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六安瓜片更是名扬四海,誉满全球,已成为众多消费者首选的饮品,也成为六安市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制作工艺六安瓜片的制作工艺分为采摘、扳片、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七道工序。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手法,对制茶师傅的技艺要求极高。采摘六安瓜片一般在谷雨前后开采,至小满节气结束。采摘标准以一芽二、三叶为主,要求叶质柔嫩,大小适中扳片将采回的鲜叶扳成单片,去除芽尖、茶梗,这是形成六安瓜片独特形状的关键步骤炒生锅将扳好的单片放入热锅中,用竹帚翻炒,炒至叶片变软,色泽暗绿,茶香透出炒熟锅将生锅叶扫入熟锅,整理条形,继续炒至茶叶起霜,清香溢出拉毛火将炒好的茶叶放在炭火上烘焙,使茶叶进一步干燥,香气更加浓郁拉小火用较低的温度再次烘焙,使茶叶内部水分进一步蒸发,茶香更加持久拉老火用较高的温度最后烘焙一次,使茶叶达到足干,茶香浓郁,色泽翠绿经过这七道工序,六安瓜片就制作完成了。其独特的单片形状、翠绿的色泽、浓郁的茶香和回甘的滋味,都是六安瓜片独有的品质特征。品质特征六安瓜片的外形呈单片状,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其内质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六安瓜片的品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单片形状六安瓜片是唯一的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形状似瓜子,自然平展色泽宝绿六安瓜片的色泽鲜艳,呈宝绿色,这是其独特的品质标志香气清高六安瓜片的香气清新高雅,有独特的瓜片香,使人闻之心旷神怡滋味鲜醇六安瓜片的口感鲜爽回甘,汤质醇厚,这是其品质优秀的表现汤色清澈六安瓜片的汤色清澈透亮,无浑浊现象,这是其制作工艺精良的结果产地环境六安瓜片产地分为内山瓜片和外山瓜片两个产区。内山瓜片产地以金寨县的齐云山(黄石寨)及其周边山区为主,海拔500米以上,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六安瓜片生长的理想环境。外山瓜片产地则位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临近六安市裕安区的低山丘陵地区。这些产地环境为六安瓜片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六安瓜片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口感。品种分类六安瓜片按照品质特点和制作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品种:提片又称“瓜片”,是六安瓜片中的主要品种。其叶片较大,呈单片状,色泽宝绿,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甘瓜花又称“兰花片”,是六安瓜片中的次要品种。其叶片较小,形状似瓜花,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滋味醇厚片茶又称“末茶”,是六安瓜片中的低级品种。其叶片细碎,形状不规则,色泽黄绿,香气较淡,滋味平和鉴别方法鉴别六安瓜片的真假优劣,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观察外形真品六安瓜片外形单片状,叶缘微翘,色泽宝绿,大小匀整,不含芽尖、茶梗。若叶片破碎、色泽暗淡或有杂质,则可能是次品或假冒产品闻香品味真品六安瓜片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甘,汤色清澈透亮,叶底绿嫩明亮。若香气淡薄或有异味,滋味苦涩或平淡无奇,则可能是次品或假冒产品查看产地真品六安瓜片产于安徽省六安市的大别山一带,特别是金寨县的齐云山及其周边山区。若产地不明或与实际不符,则可能是假冒产品注意包装真品六安瓜片包装精美,标签清晰,有明确的产地、生产日期、规格等信息。若包装粗糙、标签模糊或信息不全,则可能是次品或假冒产品文化价值六安瓜片不仅仅是一种饮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茶被视为一种修身养性的饮品,具有陶冶情操、提神醒脑、养生健体等功效。六安瓜片作为名茶之一,更是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许多古代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赞美六安瓜片的诗篇,如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赞曰:“六安茶为天下冠”。这些诗篇不仅描绘了六安瓜片的独特品质,还传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此外,六安瓜片还与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紧密相连。例如,在抗日战争时期,六安瓜片曾作为国礼赠送给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展示了中国的友好形象和茶文化魅力。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茶叶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作为名茶之一的六安瓜片,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六安瓜片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它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还出口到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全球茶叶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消费者对高品质茶叶需求的增加,六安瓜片的市场潜力将进一步释放。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制茶工艺的不断创新,六安瓜片的品质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未来,六安瓜片有望成为中国茶叶的代表性品牌之一,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总之,六安瓜片作为一种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品质的名茶,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凸显。在未来的发展中,六安瓜片将继续传承和发扬优秀的茶文化传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