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江西抚州金溪PPT
金溪,位于江西省中部,抚河中游,国土面积1358平方公里,人口31万,金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仰山书院、千年古刹、金溪民歌、青瓷、红茶、麻糍等历史...
金溪,位于江西省中部,抚河中游,国土面积1358平方公里,人口31万,金溪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仰山书院、千年古刹、金溪民歌、青瓷、红茶、麻糍等历史文化闻名遐迩。历史沿革夏商周时期,金溪属吴越之地。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金溪属会稽郡。汉朝时期,初属豫章郡。汉高帝六年(前201年),以闽越人后裔建立的东越国来属。汉高帝十年(前197年),闽越反叛,东越地尽入南越,金溪为南越国辖地。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南越亡,以南越地置交趾、九真、日南等郡,金溪属交趾。三国时期,吴赤乌八年(245年),金溪始建县,因“县南有金溪水”(今琅琚河),故名金溪。隋朝时期,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金溪并入临川县。唐朝时期,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复立金溪县。五代十国时期,金溪先后为吴、南唐、吴越、楚、闽五国所属。宋朝时期,金兵攻破临川,宋高宗赵构南渡,临川知县李义近率吏民入金溪龙首山避兵。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诏令析临川县的金溪、新际(今琅琚)、太和(今陆坊)、永和(今琅琚和陆坊之间)四乡置县,仍名金溪。元朝时期,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金溪改属临川州。明朝时期,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金溪改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抚州府。清朝时期,清世祖顺治四年(1647年),金溪属抚州府临川县。清高宗乾隆八年(1743年),析金溪西部琅琚、陈坊二乡及部分崇儒乡置泸溪县(今属泸溪县)。民国时期,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4月20日,析金溪县城及部分邻区置抚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抚州市和金溪县均直属抚州专区。风景名胜临川金山寺金山寺位于金溪县城南的琅琚镇的疏山村小组,离县城约7公里左右的车程。金山寺在当地是颇有名气的佛教寺庙,该寺庙主要供奉观音菩萨以及弥勒佛等。在寺庙的西南面数十米的地方有一座高约6米左右的石笋般的山峰突兀而立,石峰顶部有一约2平方米左右的平台,上面长满了青草,当地人把这平台称为“观音梳妆台”。寺庙后面的山峰横看侧看似是如来佛祖的侧面头像一般,人们称之为“如来峰”。临川大觉寺大觉寺座落在疏山乡店上湖村小组(马街对面)徐氏家族的老宅上,大觉寺与小觉寺仅一河之隔。大觉寺又叫做“西天寺”,始建于唐朝开元九年(公元721年)。寺名由得自佛祖的大觉而命名。大觉寺是佛教禅宗派曹洞宗的祖庭之一。大觉寺香火一直都很旺。由于历史的动乱与自然的不可抗拒的因素,大觉寺始终兴废无常,因无专人管理,小修小补更是无法保障,但大觉寺始终保持香火不断,香客络绎不绝,香火之旺,香客之多,居临川所有寺庙之首,香客来自抚州临川的各个地方,甚至还有来自福建浙江等外省的香客前来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