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间谍法》解读PPT
立法背景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面临来自外部的间谍情报活动威胁日益复杂严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运用人力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立法背景随着国家安全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面临来自外部的间谍情报活动威胁日益复杂严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运用人力和技术等多种手段,对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网络、生态、资源、能源、文化、教育等领域实施间谍情报活动,企图策反我党政机关、军队、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公民,刺探窃取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当前,我国反间谍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挑战,专门立法十分必要。立法意义《反间谍法》的出台,将有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有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特别是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有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有力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法治保障。立法过程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29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法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主要内容《反间谍法》共七章四十三条,对间谍行为、国家安全机关职责、公民和组织义务权利、保障措施、法律责任等作了规定。第一章 总则《反间谍法》第一章总则共6条,规定了立法目的、间谍行为定义、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工作机制和表彰奖励等内容。第二章 国家安全机关职责《反间谍法》第二章国家安全机关职责共9条,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的具体职责,包括依法行使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职权,开展反间谍国际合作等。第三章 公民和组织的义务和权利《反间谍法》第三章公民和组织的义务和权利共7条,规定了公民和组织在反间谍工作中的义务和权利,包括协助、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反间谍工作,为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反间谍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发现间谍行为及时报告,以及在反间谍工作中依法享有的知情权、申诉控告权、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等权利。第四章 保障措施《反间谍法》第四章保障措施共4条,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应当依法为有关机关、组织和个人保守秘密,保障其人身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和组织,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等。第五章 法律责任《反间谍法》第五章法律责任共9条,规定了实施间谍行为,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拒绝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职务,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对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或者依法检举、控告的公民和组织打击报复,以及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反间谍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六章 附则《反间谍法》第六章附则共2条,规定了军队、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开展反间谍工作的适用以及法律施行日期等内容。主要亮点1. 立法目的明确为了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2. 间谍行为定义准确间谍行为,是指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的,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互勾结实施的,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获取、刺探、收买或者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或者情报,或者策动、引诱、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3. 适用范围清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反间谍工作,适用本法。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互勾结实施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间谍行为,适用本法。4. 工作原则具体反间谍工作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坚持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相结合、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积极防御、依法惩治的原则。5. 工作机制完善国家安全机关是反间谍工作的主管机关。公安、保密行政管理等其他有关部门和军队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加强协调,依法做好有关工作。6. 权利义务明确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反间谍安全防范义务,积极协助、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反间谍工作,依法检举、控告间谍行为。同时,公民和组织因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导致人身安全或者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有权请求国家安全机关予以保护。7. 保障措施有力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为协助、配合反间谍工作的有关机关、组织和个人保守秘密,对协助保障措施的有力实施1. 保密措施国家安全机关在反间谍工作中,对于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和事项,必须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这包括使用加密通信、限制信息访问权限、实施物理和技术安全措施等,以防止间谍行为对国家秘密的泄露。2. 人身安全保护对于因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而面临人身安全威胁的公民和组织,国家安全机关应当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这包括提供安全庇护、实施紧急撤离、加强人身安全警戒等,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3. 财产安全保护公民和组织因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导致财产安全受到威胁的,国家安全机关也应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这包括提供财产保全、追回被非法侵占的财产、提供必要的经济补偿等,确保他们的财产权益不受侵犯。4. 法律援助公民和组织在反间谍工作中遇到法律问题或者遭受非法侵害时,有权请求国家安全机关提供法律援助。国家安全机关应当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代理诉讼等帮助,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5. 表彰奖励对于在反间谍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公民和组织,国家应当给予表彰和奖励。这包括颁发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给予物质奖励等,以激励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反间谍工作。法律责任的明确1. 间谍行为的法律责任实施间谍行为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家安全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间谍行为的,以及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境外机构、组织、个人相互勾结实施间谍行为的,都将受到法律的严惩。2. 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法律责任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如煽动颠覆国家政权、利用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等,也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必须予以严厉打击。3. 拒绝协助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法律责任公民和组织应当积极协助、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开展反间谍工作。对于拒绝协助、配合国家安全机关工作的行为,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采取其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4. 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法律责任对于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如暴力抗拒、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5. 泄露国家秘密的法律责任对于泄露有关反间谍工作的国家秘密的行为,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这些行为严重损害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必须予以严肃处理。结语《反间谍法》的出台是我国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为反间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反间谍法》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法治观念,积极履行反间谍工作的职责和义务,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对反间谍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共同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