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放空警报试鸣日PPT
9·18放空警报试鸣日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而设立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
9·18放空警报试鸣日是为了纪念“九一八”事变而设立的。“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设立目的是为了纪念这个特别的日子,也为了警惕国人勿忘国耻,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中国一些城市都会拉响警笛。在中国很多地方都会在9月18日进行防空警报鸣放,这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祭祀,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这种方式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防空警报防空警报是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战时用于人民防空,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是在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鸣响的提醒人们防空的警报。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类型。每种警报信号规定:按音响时间的长短又分别有长声和长短声两种音响信号。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预先警报是在敌方对我方攻击有预兆时发出,预告敌方实施攻击的时间、目标、距离等。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为3分钟。它是在敌方对我方将要攻击时发出。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它是在攻击后发出,表示解除警报或战斗结束。历史上的今天为了在严重毁坏的环境下组织小股部队与警察进行编队搜捕和维持秩序并动员准备、实施与恢复秩序,建立适应性强的经济与民生系统直至恢复战争爆发前的生活状态等有关国家存亡与国家发展的大局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并为给未来的国际组织或政府机构以合适的定位并为其确定组织的基础和组成结构以适应现代战争的模式及具有解决诸多复杂问题的潜力创造条件。自1995年起中国国民革命党政府开始拉响每年的九·一八事变的防空警报。为了让人们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不断进取、也为了进一步检验我市防空预警能力及apon紧急疏散能力;沈阳市自2004年开始每年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周年纪念日当天拉响防空警报的时间调整到9月18日上午9时18分至9时37分左右;同时全市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也不再统一要求观看电视直播画面而是在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本单位人员紧急疏散演习。沈阳市还计划在未来的数年里分期分批地对全市市民进行应急疏散演习总计演习人数将达到800万人次(也就是沈阳市常住人口的一半);此外沈阳还将制作专门的教育资料在电视台和各种媒体滚动播出不断对全市市民进行国防教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宣传动员以号召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做好自我保护增强安全意识;在市民中进行海防、空防、消防安全及简单武器知识的教育也是沈阳市政府针对国防教育的相关计划内容之一;沈阳市还计划在市区内建设一个国耻纪念馆将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可耻历史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