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PPT
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作为吴国的股肱之臣,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为孙权谋划战略,统领兵马,与刘备、曹魏多次交战...
逊,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吴国政治家、军事家。作为吴国的股肱之臣,陆逊跟随孙权四十余年,为孙权谋划战略,统领兵马,与刘备、曹魏多次交战。黄武元年(222年),陆逊与陆抗以吴国精锐的五万军队,大胜晋将石亭(今安徽潜山)的十万人马,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然而,在孙权晚年,陆逊卷入了立嗣之争,终以忧愤而死。早年的历练与崭露头角陆逊出生于汉朝末年,其家族为江东大族。然而,陆逊的童年并不幸福。其父陆骏早逝,他跟随叔祖父陆康长大。陆康是东汉末年的名将,对陆逊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陆康的悉心培养下,陆逊逐渐展现出过人的才智。陆逊二十一岁时,加入了孙权的幕府,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很快引起了孙权的注意。虽然陆逊的资历尚浅,但孙权对他极为看重,让他担任左右都督的职位。在多次战役中,陆逊的出谋划策为孙权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卷入政治斗争与立嗣之争黄武七年(228年),孙权因立太子之事而陷入困境。长子孙登和次子孙虑均已去世,孙权面临选择孙和或孙霸为继承人的问题。在这个关键时刻,陆逊挺身而出,支持孙和,并力劝孙权尽快确立太子。然而,孙权并未立即做出决定,反而引发了更大的争端。在孙权犹豫不决之际,陆逊的侄子陆胤受孙霸的指使,试图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陆逊,以谋求太子之位。陆逊得知后,立即向孙权揭露了阴谋。尽管孙权对陆逊深信不疑,但这场风波使陆逊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黄武八年(229年),孙权终于做出了决定,册立孙和为太子,同时封孙霸为鲁王。然而,这场立嗣之争并未因此结束。孙霸心怀不满,企图谋反篡位。这次阴谋又被陆逊所揭露,孙霸被废黜并赐死。晚年的忧愤与逝世随着孙权年事已高,他开始更加倚重于陆逊。然而,这也给陆逊带来了无尽的烦恼。在孙权的多疑与猜忌之下,陆逊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曾多次上书孙权,表达自己的苦闷与忧虑。黄龙元年(231年),陆逊再次受到孙权的责难。在无法承受的压力下,陆逊选择了绝食而死。他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团,有人认为他是因忧愤而自杀,也有人认为他是被孙权所害。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石亭之战在军事方面,陆逊的才能尤为突出。他参与了许多战役,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石亭之战。魏国发生高平陵政变后,曹魏与东吴之间的战争不断。黄武元年(222年),魏将曹休率领十万大军进攻东兴(今安徽巢湖东南),孙权派遣陆逊率领五万军队前往抵挡。陆逊采用诱敌深入的计策,假装败退二十余里,曹休中计进入石亭(今安徽潜山),遭到吴军的伏击。曹休大败而归,损失惨重。这场战争充分展示了陆逊的军事才能和吴军的战斗力。此后,曹魏对东吴产生了畏惧心理,两国间的战争暂时缓和下来。结语陆逊作为三国时期的吴国重臣,其一生经历了许多起伏与波折。他为吴国的繁荣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晚年却陷入了立嗣之争的漩涡中。尽管遭受了种种困扰与磨难,但他的忠诚、勇敢和智慧仍为后人所传颂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