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绝·改诗赠父亲诗词赏析PPT
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是一首充满深情与豪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一窥毛泽东对父亲毛贻昌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个人的坚定信念和壮志豪情。诗词原文《七...
毛泽东的《七绝·改诗赠父亲》是一首充满深情与豪情的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一窥毛泽东对父亲毛贻昌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个人的坚定信念和壮志豪情。诗词原文《七绝·改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诗词赏析首句“孩儿立志出乡关”直抒胸臆,表达了毛泽东年轻时立志走出家乡,寻求更广阔天地的决心。这不仅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渴望,也展现了他对于改变自己和家族命运的坚定信念。次句“学不成名誓不还”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决心。这里的“学不成名”并非单指学术上的成就,更包含了实现个人抱负、建立功名的意味。而“誓不还”则表达了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韧和毅力。第三句“埋骨何须桑梓地”则展现了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高远志向。他不认为自己的骨灰必须埋在家乡,这既表现了他对于乡土观念的超越,也暗示了他将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末句“人生无处不青山”是整首诗的精髓所在。它表达了毛泽东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青山”,即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毛泽东的豪情壮志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毛泽东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他不仅立志走出家乡,寻求更广阔的天地,而且决心要在学术和事业上取得成就,实现个人抱负和建立功名。这种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在他后来的革命生涯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毛泽东的乡土情怀尽管毛泽东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超越乡土观念的思想,但我们也不能忽视他内心深处对家乡的深厚感情。他在诗中提到“桑梓地”,即故乡的代名词,这表明他并没有完全割裂自己与家乡的联系。而且,在后来的岁月里,他也多次回到家乡探亲和考察,关心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毛泽东的价值观“人生无处不青山”这句诗体现了毛泽东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他认为,无论在哪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和成就。这种价值观不仅贯穿于他的个人生活中,也深刻影响了他的革命思想和实践活动。结语《七绝·改诗赠父亲》是毛泽东的一首经典诗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他年轻时的豪情壮志和坚定信念。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毛泽东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和他内心深处的乡土情怀。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魅力所在,使其成为毛泽东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