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物理学家钱伟长PPT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男,汉族,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著名教育家...
钱伟长(1912年10月9日—2010年7月30日),男,汉族,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之一,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著名教育家钱穆次子。1931年至1937年在清华大学、中央大学、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38年赴加拿大留学,先后在多所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1942年获加拿大温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同时获得哲学教授职位聘书。曾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射推进研究所研究科学家。回国后历任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副主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名誉校长,上海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科学》杂志编委等职。钱伟长被誉为中国当代力学之父、中国力学之父,中国近代力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俄罗斯、美国、波兰四方联合授予的“世界杰出华人奖”获得者。早年生活与教育背景钱伟长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幼年时父亲便教授他学习中文。然而家道中落,其后父母双亡,生活困难,由叔父钱穆抚养长大。钱穆也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教育家。钱伟长自小就有进取心和爱国心。他在苏州高中毕业后,于1931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清华大学。然而由于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东北,激起了他的爱国心,他毅然决定转学物理系以科学救国。在大学期间,他参加了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学生运动。学术生涯钱伟长的学术生涯充满了许多重要的贡献和创新。他在弹性力学、流体力学、电磁学等领域都有突出贡献。他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如钱伟长方程、圆薄板大挠度理论等。他也是中国近代声学和地球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钱伟长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参与了众多国家重点项目的论证和实施,如三峡工程、神舟飞船等。他也是中国自然灾害预测和减灾控制方面的先驱之一。教育改革者钱伟长是一位坚定的教育改革者。他认为教育应该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他主张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学科教育,提倡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在钱伟长的领导下,上海工业大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教育改革。他倡导实行学分制和跨学科选课制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发展。他还积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这些改革措施为上海工业大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社会活动家钱伟长是一位非常活跃的社会活动家,积极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他曾任全国政协常委和上海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为国家和地方的政治协商和民主建设做出了贡献。他还积极倡导并参与了众多的社会公益事业,如教育扶贫、环保、医疗卫生等。晚年的思考与追求钱伟长晚年的思考与追求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他认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因此,他积极倡导并推动了“大科学”理念的实践,提出了“三创”(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的新理念,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推动科技创新做出了不懈努力。他还关注文化传承和创新,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软实力,必须在传承中创新,才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影响力与纪念钱伟长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使他成为了中国科学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赞誉。他的教育思想和改革理念也对中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驱之一。为了纪念钱伟长的卓越贡献和卓越人格魅力,2008年6月29日,“钱伟长奖”基金会在香港成立。2010年7月30日凌晨在上海逝世后,“钱伟长奖”基金会设立了“钱伟长纪念馆”,将其遗体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供人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