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杨秀峰PPT
杨秀峰(1914年10月-2002年5月24日),原名杨柱生,字秀峰,曾化名杨静、杨非等。山西孝义兑镇镇偏店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
杨秀峰(1914年10月-2002年5月24日),原名杨柱生,字秀峰,曾化名杨静、杨非等。山西孝义兑镇镇偏店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曾任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十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原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早年经历杨秀峰出生于山西省孝义市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1929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在校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团体活动,接受革命思想。193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政治系,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革命生涯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杨秀峰毅然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他先后担任晋察冀边区军政委员会委员、晋察冀边区行政公署副主任兼秘书长、晋察冀边区高等法院院长等职。他坚决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巩固和发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解放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期间,杨秀峰历任华北人民政府委员兼司法部部长、华北人民政府秘书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秘书长等职。他积极参与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为华北地区的接管建政、土地改革、剿匪反霸等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杨秀峰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政治法律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代院长、院长等职。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新中国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坚持依法审判,维护司法公正,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杨秀峰还担任过国务院副总理、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九、十届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他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忠诚于人民事业,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个人品质与晚年生活杨秀峰同志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坚强的党性原则,他顾全大局,作风民主,善于团结同志。他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朴素,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爱护干部。他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奋斗终身。晚年,杨秀峰同志虽然身患重病,但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关注法制建设,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的逝世,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逝世与纪念2002年5月24日,杨秀峰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他的逝世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悼念。江泽民、李鹏、朱镕基、李瑞环、胡锦涛等领导同志前往医院看望或前往家中慰问,对杨秀峰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亲属表示亲切慰问。为了纪念杨秀峰同志,党和国家在多方面开展了纪念活动。他的革命事迹和卓越贡献被广泛宣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杨秀峰同志的精神永存,他的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