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PPT
概述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涉及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
概述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涉及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这种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并引起可逆性气流受限,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通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多数患者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缓解。支气管哮喘如诊治不及时,随病程的延长可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缩窄和气道重塑。病因和发病机制病因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其发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但其发病往往由多个基因和外源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许多调查资料表明,哮喘患者亲属患病率高于群体患病率,并且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患者病情越严重,其亲属患病率也越高。环境因素包括变应原、职业性致敏物质、感染、食物、药物、空气污染、运动、社会心理因素等。变应原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是诱发哮喘发作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哮喘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包括:变态反应、气道慢性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神经调节失常、遗传机制、呼吸道病毒感染、神经信号转导机制和气道重构及其相互作用等。临床表现症状喘息和呼吸困难喘息和呼吸困难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在哮喘的先兆症状之后,出现胸闷、胸紧、气短和呼吸困难,喘息往往发作较为突然。由于支气管哮喘是小气道痉挛,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症状,吸气尚可,呼气变长而缓慢,伴有哮鸣音,严重时可出现端坐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等咳嗽、咳痰咳嗽是哮喘的常见症状,是由于气道的炎症和支气管痉挛引起的。作为哮喘的前兆症状,一般为干咳,到哮喘发作期咳嗽和咳痰反而减轻,以喘息症状为主。在哮喘发作接近尾声时,支气管痉挛和气道狭窄减轻,大量的分泌物需要排出,此时的咳嗽、咳痰症状再次加重,咯出白色黏痰体征在哮喘发作期,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多数有广泛的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延长。严重哮喘发作时常有呼吸费力、大汗淋漓、紫绀、胸腹反常运动、心率增快、奇脉等体征。检查实验室检查痰液检查多为黏稠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退化形成的夏科雷登结晶可在陈旧痰中查到;部分忠者可见库什曼螺旋体,可能为细小支气管的管理呼吸功能检查在哮喘发作时有关呼气流速的全部指标均显著下降,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₁),一秒率(FEV₁/FVC%)、最大呼气流速(PEF)以及呼气流速峰值(PEFR)均减少。可有用力肺活量减少、残气量增加、功能残气量和肺总量增加,残气占肺总量百分比增高。经过治疗后,上述通气功能指标可逐渐恢复血气分析哮喘严重发作时可有缺氧,PaO₂和SaO₂降低,由于过度通气可使PaCO₂下降,pH值上升,表现呼吸性碱中毒。如重症哮喘,病情进一步发展,气道阻塞严重,可有缺氧及CO₂潴留,PaCO₂上升,表现为呼吸性酸中毒。如缺氧明显,可合并代谢性酸中毒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在缓解期多无异常,在哮喘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充气状态;如并发呼吸道感染,可见肺纹理增加及炎症性浸润阴影。同时要注意肺不张、气胸或纵隔气肿等并发症的存在。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气流受限的特点,结合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诊断并不困难。对症状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最少具备以下1项肺功能试验阳性:①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运动激发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₁增加≥12%,且FEV₁增加绝对值≥200ml;③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内(或2周内)变异率≥20%。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及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鉴别诊断左心衰竭引起的喘息样呼吸困难过去称心源性支气管哮喘(续)鉴别诊断过去称心源性哮喘。患者多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呈发作性哮喘,常咳出粉红色泡沫状痰,两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左心界扩大,心率增快,心尖部可闻及奔马律。病情许可作胸部X线检查时,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有助于鉴别。若一时难以鉴别可雾化吸入选择性β₂受体激动剂或注射小剂量氨茶碱缓解症状后进一步检查,忌用肾上腺素或吗啡,以免造成危险。多见于中老年人,有慢性咳嗽、咳痰病史,喘息可以逐年加重。多为长期吸烟者。有肺气肿体征,两肺可闻及湿啰音。但部分患者无明显体征。COPD并发肺气肿时,胸廓前后径增大,呈桶状胸,呼吸运动减弱,语音震颤减弱,叩诊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低,有时可听到干、湿啰音,心率增快,心音低远,P₂>A₂。X线胸片检查:早期胸片可无变化,以后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肺功能检查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上气道梗阻指的是喉、气管、主支气管的变窄或梗阻。引起上气道梗阻的常见病因有气道内异物、肿瘤、炎症和气道周围组织的压迫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吸气性哮鸣音,但呼气性呼吸困难并不显著,颈部或锁骨上窝可触及吸气性凹陷,胸廓运动及呼吸音无异常。精神过度紧张亦可引起上气道梗阻,称为精神性呼吸困难。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其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有气道高反应性。很多人都是由于咳嗽持续发生或者反复发作,导致咳嗽迁延不愈,最终引发咳嗽变异性哮喘。所以说变异性哮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治疗吸氧哮喘急性发作时,患者常有缺氧的表现,应尽快吸氧以缓解症状药物治疗β₂受体激动剂β₂受体激动剂主要通过激动气道的β₂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的环磷腺苷(cAMP)含量增加,游离Ca²⁺减少,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是控制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是长期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其优点是通过吸入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黏膜,局部抗炎作用强,全身不良反应少茶碱类药物茶碱具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作用,并具有强心、利尿、扩张冠状动脉、兴奋呼吸中枢和呼吸肌等作用抗胆碱药物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等,可以阻断节后迷走神经通路,降低迷走神经兴奋性而起舒张支气管作用,并能阻断反射性支气管收缩。与β₂受体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有协同作用,尤适用于夜间哮喘及痰多的患者消除病因和诱发因素防治变应原的吸入、职业性致敏物质、感染等诱发因素,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控制急性发作哮喘发作时应兼顾解痉、抗炎、去除气道黏液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继发感染免疫疗法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特异性免疫治疗(SIT)或称脱敏疗法,用于变应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患者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病情危重、病情复杂,必须及时合理抢救。补液重症哮喘患者,因为张口呼吸,出汗多,饮食少,常使患者失水,痰液黏稠不易咳出,阻塞气道,加重呼吸困难和缺氧,并使呼吸肌疲劳,使哮喘加重纠正酸中毒患者由于缺氧,CO₂潴留,造成呼吸性酸中毒,pH值下降,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加重哮喘,形成恶性循环应用支气管舒张剂和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机械通气经上述治疗仍无改善、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应及早进行机械通气。其指征主要包括呼吸肌疲劳、意识障碍支气管哮喘(续)重症哮喘的处理(续)监测病情变化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缓解期的管理对哮喘患者进行长期规范化治疗,减少复发甚至不再发作,与医生的密切配合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及长期管理密切相关。医生应对患者和家属进行系统教育,使他们对哮喘有正确的认识,了解哮喘的促发因素,结合每人具体情况,找出各自的促发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学会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方法,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正确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找出并避免或减少哮喘的促发因素,减少或避免哮喘发作。首选吸入激素。通常需长期规律地吸入才能起预防作用。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临床上主要针对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应快速缓解症状,如平喘、抗炎治疗。以长期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防止气道重塑、避免触发因素和自我保健为防治原则。预防避免诱发因素避免吸入可激发的过敏原;注意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积极寻找和去除病因免疫疗法也称特异性免疫治疗(SIT)。用少量变应原或其提取物刺激机体,逐渐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改变机体的变态反应素质体育锻炼体育锻炼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大有裨益,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从夏天起坚持冷水洗脸、洗脚甚至洗擦全身;每天坚持慢跑,或打太极拳预后哮喘的转归和预后因人而异,与正确的治疗方案关系密切。正确的治疗哮喘患者如能进行规范化治疗,大多数可达到临床控制。随着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的研究深入,新的药物和手段不断涌现,哮喘的预后将不断改善疾病的严重程度哮喘的预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越轻,预后越好规范治疗不规范和不规则的治疗常使哮喘症状反复发作,气道炎症长期持续存在,并导致气道重塑和不可逆性气流受限,使哮喘难以控制,并影响预后症状控制白天夜间均无哮喘症状活动无限制哮喘患者能进行正常活动,包括运动无急性发作或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甚至无需急诊就医无哮喘相关死亡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药物需求少仅需小剂量药物,甚至不需要药物治疗也能使哮喘维持控制,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总结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特征是气道高反应性和可逆性气流受限。哮喘的发病机制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因子。哮喘的诊断主要基于临床表现、体征和肺功能检查。治疗哮喘的关键在于消除病因和诱发因素,控制急性发作,以及在慢性持续期进行长期抗炎治疗。预防哮喘发作的措施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免疫疗法和体育锻炼。哮喘的预后因人而异,但正确的治疗方案和良好的管理可以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