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原文内容摘抄及赏析PPT
原文内容摘抄话说宝钗分付香菱:“你要采各样花蕊,各样花瓣,拿回家去,或簪或串,或插瓶,或配药,虽有这些,也只当顽意儿。”香菱笑道:“好姑娘,把你这里的也送...
原文内容摘抄话说宝钗分付香菱:“你要采各样花蕊,各样花瓣,拿回家去,或簪或串,或插瓶,或配药,虽有这些,也只当顽意儿。”香菱笑道:“好姑娘,把你这里的也送我些罢。”宝钗忙命莺儿去取些来。香菱拿了,便同宝钗回园中去。刚至园门前,只见袭人走来,说:“宝姑娘,老太太等你呢。你快过去罢。”说着,便回身去了。宝钗忙向香菱道:“你略站一站,我进去瞧瞧就来。”说着,便走了。香菱便挨着门槛,向荷叶池内看藕。只见几个婆子常在这里弄水里的菱角、鸡头米,往攘来去的。香菱见他们正忙,便站在旁边看了一回。又见几个丫头也在这里蹴鞠,踢的肠满肚圆,香汗淋漓。香菱便笑道:“你们蹴的是那里来的?”一个丫头道:“是林大娘给我们的。”香菱道:“怪道这么好呢,原来是林姑娘的。”说着,便往潇湘馆来。只见黛玉正拿了一本书看,那是王维的《辋川图》。香菱笑道:“好姑娘,你瞧我这一首。若使得,我便还学;若还使不得,我就死了这作诗的心了。”说着,便把诗稿递与黛玉。黛玉看了,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笑道:“好姑娘,指点我罢。”黛玉道:“你竟作起来,我这才改呢。你念一句,我改一句,可使得?”香菱笑道:“果然这样,我就造化了。”于是香菱便念道:“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黛玉笑道:“清光皎皎影团团,写得还过得去,只是月亮叫‘月挂’,却有些不妥当,不如叫作‘月挂中天秋色净’。因你诗内‘团’、‘圆’字俱已用过了。”香菱笑道:“真亏你指点出来。我也爱‘月色净’三字,竟忘了前句已用了‘团’字。前日我读诗,心中也见月光皎皎的,只是没这个意。”黛玉笑道:“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香菱笑道:“领了些滋味,不知可是不是,说与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月挂中天秋色净,佛堂对望静无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黛玉笑道:“你说他这‘上孤舟’好,你只说‘莲动下渔舟’,何如?”香菱听了,喜的拍手笑道:“既这样好,你就把这句删去,改了你说的罢。”黛玉忙道:“不可。如今且说底下的要紧。”香菱道:“我只爱这一句。”黛玉道:“他这一句有自然之理,却无造化之气,因他上句是佛堂对望,下句如此,便合顺了。若依你说,下句还是用‘上渔舟’好,只是上句也要改作‘秋澹无光码画屏’了。”香菱笑道:“我也爱‘秋澹’二字,只是他这样弱无依。”黛玉道:“依我说,还是‘月挂中天秋色净’为妙,原是上月到中天才开始明,岂是月挂一点方明之理?若用‘月挂’,则上句是佛堂对望,下句应云‘远听楼头三两钟’了。”香菱听了,笑道:“这才是极妙的!”赏析这一回中,香菱学诗的过程被生动地展现出来。香菱的学诗之路,既体现了她的努力和执着,也体现了黛玉的悉心教导和深厚诗才。从香菱最初的无从下手,到后来的渐入佳境,整个过程都充满了趣味和启示。香菱的学诗过程,实际上也是她自我提升和成长的过程。她虚心向黛玉请教,不断尝试、修改,最终写出了满意的诗句。这既体现了她的学习态度和毅力,也展示了她的进步和成长。而黛玉的教导方式也值得称赞。她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香菱自己去思考和探索,让香菱在修改诗句的过程中逐渐领悟诗歌的奥妙。这种教导方式不仅让香菱学到了知识,更让她学会了